手机版 乘热打铁网
美国电科院调查显示当前世界仅有不到5%的电力公司已完成大数据基础设施构建,预计5年后将提升至20%~30%。
大力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16年,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以风险闭环管控为主线确保电网安全,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抓手规范设备管理,努力推进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
构建严密的安全目标体系。2017年,全网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狠抓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全力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稳定。会议充分肯定了公司2016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的成绩。三是抓标准控质量,提升设备设施质量水平。四是强基础固本源,推进本质安全型电网企业建设。
持续抓好涉电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工程及境外项目安全管理。从电网的规划来说,应该把这两个地方联起来,这也是留下的一个后遗症。
现在回想起来,某些投行只是揣摩中国领导人的意图,如果领导人认为一张网好,他就往一张网说,如果领导说多张网好就往多张网说,其实他们并不懂。过去的电力部演变成了国家电力公司,仍然行使部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有企业管理职能。回过头来看,这可能是我们改革进程中一个非常重大的步骤,也是一个阻力比较大的步骤。估计现在发电企业上百家都不止,而原属于国家电力公司的五大发电公司所占发电容量的比例连一半都不到,这标志着多种所有制都允许参与到发电领域中来,形成了多家办电的竞争格局。
这任务落到了国家计委头上。部委撤并改革后,第二步便是对一些已经变成公司,但是又兼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进行进一步改革,首先就是电力、民航、铁路和电信部门。
所以说后来形成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是各种意见,包括高层领导意见协调统一的结果,也是根据当时中国电网的状况作出的决定。找重庆谈,重庆说千万不要分给我,你看我们重庆为三峡建设移民做了这么大的牺牲,你还要给我。2000年夏天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正好结合我国拉动内需的战略,营造了西电东送的声势,在完成西电东送任务上,南方电网做得很漂亮,让大家确实感受到了南方电网的作用。
10年过去了,基本上按照方案进行了改组、建设,实现了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最后还超了。因此三峡电往广东送,在当时情况下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现在倒过来看也是正确的事,使三峡的电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消纳,如果没有这个改变的话,就只能沿着长江把它消纳掉。发电企业和电网输配业务在改革之前均属于国家电力公司,把原来属于国家电力公司的发电企业剥离出来,不再垄断,不再由一家公司办电,而是允许多家办电,多种所有制办电,引入竞争。三峡的输电方向是早定的,华东和华中是三峡电力的消纳地,以前没有考虑过把电送到广东,这是这次会议上定的。
现在两张网的架构比较稳固了,但是后遗症也有,不是完全没有。大多数的研讨会我都参加了,我看研讨会的模式都基本一样,张三这么说,李四那么说。
李长春同志当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提出由于改革开放,广东的经济发展迅速,缺电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求在新的五年规划中,为广东新增1000万千瓦电力。电网成改革焦点:全国一张网还是多张网?电力改革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难题之一便是电网怎么办?有人提出电网也可以引入竞争,类似于把发电变成五大公司一样,要把电网变成几个公司。
你说他心里痛快吗?他不会愿意电力被进一步拆散。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同志在会上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意见,因为担心短期内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有困难,即使在贵州或云南建水电站可能也来不及,李鹏同志提出,把三峡的电一路直流送往广东。广东、海南两省领导曾想不通这个方案出来以后,高层基本上认可,但不是没有阻力,花絮非常多。当天晚上我没有回北京,就和培炎同志草拟文件。10年间,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装机容量从2001年的3.386亿千瓦,增加到2011年的10.5亿千瓦,2012年将突破11亿千瓦,很快就要赶上美国,成为世界上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电网从六大区域电网基本互不相连到形成包括西藏和海南岛在内的全国联网。最后归结起来电力体制的焦点是:到底全国是一张网还是多张网?高层也有不同看法,有主张一张网的,也有主张多张网的,电力体制改革到了具体方案设计的阶段,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但另一方面,对电力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仍争议不断。二滩这件事说明了我国电力需要在更大的范围进行配置。
原来川渝和华中电网是不联的,川渝是一个网,华中是一个网,由于建了三万线,才把川渝电网和华中电网联成了一个同步电网。5家可以相互竞争,根据你的服务,根据你其他方面的能力来进行竞争。
包括西方国家,英国模式和美国的一样吗?英国模式和法国模式一样吗?日本模式和英国的一样吗?都不一样。这个会我没有在现场,曾培炎同志在会场,我住在国家计委在北戴河的培训中心,曾培炎同志把会上的内容向我介绍了,说要马上做方案。
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庙里有这么多的菩萨,你光把菩萨请走了还会有其他的菩萨来,所以要先拆庙后搬菩萨。按照这个意见,具体落实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的方案。有主张分开的,也有主张不能分开的,各抒己见。江总书记听了以后,说了一句英语compromise,大概的意思是要把这两种意见相互妥协,再协调一下。
第二个意见是把福建和广东联起来。我当时主持分电,具体由电力处处长王骏和郝卫平同志做方案。
所以议论到电力体制改革的时候,就和2000年以后决定往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有关,这是形成南方电网的基础。有这样认识的不只是几个人。
当时对电力体制改革比较有共识的首先是政企分开,把政府的职能从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里面剥离出来放到政府部门里面去;第二个是改革的模式,大家比较统一的看法就是厂网分开。三峡的电当时同样有这个问题,不像现在,三峡电现在谁都觉得好,以前三峡电分给谁谁都不要。
为什么他们不懂?不是他们没有这个知识,正如我前面说的,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电力管理模式是完全一样的、可以借鉴的,都是各有特色,也各有利弊。另一个重大的步骤是,原来国家电力公司范围以外的发电企业也允许参与竞争,就是多种所有制都允许参与到发电领域中来,包括外资以及中外合资、民营企业,也包括非电力部门的企业来办电。为了形成改革共识,当时组织人去国外考察,借鉴其他国家的电力管理体制经验,举办了很多国内外的研讨会和座谈会。我们搞过很多大的研讨会,也请了很多国外的咨询机构和能源机构,比如高盛、美国剑桥能源研究所都来过,别的一些国家也介绍了他们电力管理的经验。
你想想,那个时候涉及了几十个部委的动作,涉及到的人数我没有详细的数字,估计起码有好几万人,这么大的改革,需要很大的魄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众多的专业部门被撤销归并成几个综合性的管理部门。
国家电力公司是被改的对象,比如说厂网分开直接关系到电力公司的拆分,不仅仅是发电企业分离出去,还有电网公司拆不拆的问题,这要比现在想象的复杂得多。1999年我开始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下称国家计委)副主任,分管能源、交通、工业、高新技术等产业,责任所在,有幸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和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三位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参与了电力、民航、铁路、电信这四个被社会认为是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方案设计,作为过来人、亲历者,我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
例如东北电网,在东北地区内,也不可能把南方电网的电送到东北去跟它竞争,所以在它的范围内还是自然垄断,只是这个自然垄断的范围从全中国变成了某一个区域而已,所以有人认为这个改法不行,主张电网不能拆分,应当是全国一张网。电网能不能拆开,成了当时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能不能出台的一个焦点问题,社会上也很关注,大家提出了各种建议。
Copyright (c) 2018-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总是跟风市场,临时应对,不仅政策效用会大为衰减,还会泄露市场信号,被市场主体利用,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